賣車到現在以來,ㄚ岳最常聽到:
「這台車新車價才六十幾萬,為什麼你們開價五十萬這麼貴? 那我去買新車就好啦!」
其實站在消費者的立場,這麼說沒有錯
但是店家的想法和開價,也沒有問題
ㄚ岳觀察到,現在的客人都喜歡買俗又大碗的車子,例如:車況好、無事故、有保固、要便宜、內裝外觀要漂亮等等......
但是反過來客人在賣車時,卻總是認為自己的車子非常有價值,參考以下範例
假設一台2013年的FIT Vti-s 新車價格66.9萬,店家開價53.8萬
如果是客人賣:我這車子才開三年,應該才摺多少錢多少錢吧?
如果是客人買:新車價格60幾,舊換新還可以摺五萬,五十幾萬就買到了!你們還開五十萬,那我不如去買新車好了!
可是從來很少客人知道一間店的車子開價由來,為何有高有低
一間店從:店租、水電、稅金、美容、認證、保固、車輛摺舊風險、人事成本、業務獎金、車買回成本等等......,都是店裡的成本
車行之所以是車行,因為他們憑自己的專業度,幫消費者排除事故、泡水車,給予認證和保固 ( 這裡指做正經買賣的車商 )
俗話說:『殺頭生意有人做,賠錢生意沒人做』
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,大家出門就是為了賺錢,更有車商為了高利潤做黑心生意
但是不會有人做虧錢的生意
其實ㄚ岳認為:不論是消費者或是店家一方場都是正確的
只是立場不同,所以思考模式也不一樣
站在店家立場,會想盡量爭取高利潤
在消費者立場,會希望買到車況最好、價錢最便宜的車子
可是以滷肉飯的例子來說:
如果你吃的是路邊一碗30元又大碗的滷肉飯,但是你不會知道絞肉、油品等等原料的來源
但是你去吃知名滷肉飯連鎖店時,雖價錢較高,但是品質和原料來源都是令人放心的
舉另一個買衣服的例子:
路邊攤的衣服,兩件99元,但是買回家又是掉色、又是縮水,或是使用有毒的便宜染劑。人們儘管經過未必會去買
去買NIKE、Roots等大品牌的衣服,雖然單價高,但是品質上是有保障的。
以上兩個例子看來,以前人常說的「一分錢一分貨」不是沒有它的道理的
買車同理,車況好的車子車價往往較高,但是相對品質和售後服務,都是買這台車時的價值,也都反應在車價上
ㄚ岳提醒大家,買車務必謹慎,萬萬不要逞一時之快買了低於行情太多的車款,還是小心為上